400-123-4567

新闻资讯 分类
Bsport体育官网2010重新定义营销与媒介

  编者按: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改名,皆因生活环境和个人志向发生了变化。为了表明自己新的志趣,就将名字加以更改。从本期开始,“商业前沿”版也将改为“营销前沿”版,意义也在于此。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变化,但背后是传播环境的改变: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崛起、新媒体的涌现,媒体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。传播环境的改变必然导致营销方式的变化,企业需要应需而变,我们亦是——见证这些变化,并从中寻找应对新传播环境的新思路、新方法。

  《中国经营报》: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后,传播环境变得碎片化、去中心化,如何定义当前的传播环境?如果说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广泛覆盖+反复传播,那么在传媒碎片化时代的营销传播模式是怎样的?

  黄升民:在传媒的碎片化时代,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开始变得不清楚,最大区别就是以前传播环境是可以控制的,报纸版面、电视频道、广播频率都是稀缺资源,可以控制也可以操作,但是现在这一情况被打破了,传播管道变得不再稀缺,但也越来越难以控制。传播过去是管道式,现在是平台式。在这个平台上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模糊了,所有人都和所有人发生传播。

  碎片化只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也在聚合。表面的细分化和碎片化的背后,其实是存在聚合效应的,越是破碎就越是要聚合效应。互联网的出现从某种角度看就是把分散的报纸信息、电视内容聚合到一个新的平台上,于是网站成为重聚型媒体。

  因为有了网络可以把星星点点的分散需求又聚拢在一个平台上,形成新的共同的需求,并有了规模,利用互联网解决了重聚的价值。从物理属性的分散到内在的聚合和重聚,这是信息开放和平台化信息交流的结果,以往按照居住地、教育程度、收入、年龄、阶层来划分受众群,如今按照兴趣、价值观、娱乐和生活方式等共同的行为方式来重新划分人群。

  如果你能在这种表面的分散和碎片的背后,找到这种因兴趣或者共同的需求而重新聚集起来的东西,你就能捕捉到这种注意力,就会找到新的集中。

  Bsport体育

  杨志弘:我比较喜欢用数字信息传播产业来看待当前的传播环境。和传统媒体相比,互联网也是媒体。而且传统媒体可以做的事情,互联网媒体都可以做,包括出版、文字、影视都可以实现;此外,互联网具有商务功能,比如电子商务,在网络上就可以实现线下渠道的销售。未来,电信也可以成为媒介,手机也是网络,尤其通过WIFI就可以无线上网。总的来说,传统媒体生产者跟消费者是断开的,生产是一批人,消费是一批人,而互联网新媒体最大生产者是消费者,人人都有一个媒体,人人都可以制造内容。例如有一个“无聊”的消费者把小苏打放在可口可乐里,发现可乐像香槟一样喷了出来。他把这个发现传到网上后,吸引了许多人都来玩。这个案例有意思之处在于,这个创意不是专业人士发现的,而是消费者,这说明消费者最懂得你的产品,能从中找到乐趣。

  彭钢:传播环境的改变,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消费者发生的变化。过去,消费者购买一个商品,需要从知晓、认知到行动这样一个过程,因此,很多企业在央视打广告,在终端做促销,这种模式很有效。但今天,消费者的思考路径发生了变化,因为任何一个接触点都可以决定他的购买,很多接触点都可以改变他的决策,这是一种打破。

  我有一个相反的观点,我觉得今天消费者的注意力不是被减弱而是高度聚焦,媒体虽然是高度分散的,但对于更有价值的信息,其实是可以更聚焦的,毕竟传播的内容才是核心,媒体只是介质。要做到聚焦,前提是你的信息要有吸引力。

  此外,不能忽视的是, 中国是个特别复杂的市场,纵向看可以分为6级,横向看则有600多个城市和22个不同类型的市场,所以中国是一个纵向很深横向很宽的市场。纵向看,越往上走消费者的时间越碎片化,在碎片段填满他的时间特别有效;越往下走消费者越有大块休闲时间,这里是传统媒体的阵地。

  李骥:刚才讲的聚合效应非常重要,碎片化是一个现状,但是我们做营销的人不是只简单适应碎片化,我们能把我们的品牌信息碎片化吗?所以整合营销的重要性,在于不是什么都做,各种渠道都做,而是渠道和渠道之间不管在运营方面、媒体、信息方面都可以聚合在一起,整合在一起,这才是现在营销人需要关心的事情,对应对碎片化的传播环境很重要。

  此外,我觉得在品牌和商业方面有一个势头在兴起,叫新消费主义。今天社会进入新消费主义可以讲是以信息为核心,为力量的,我觉得消费者很主动成为信息协调者,他们有能力去处理越来越多的信息分散的状态,他们需要平等的交流、互动,而不是被告知、被教育,消费者信息处理能力习惯和模式在发生改变。

  碎片化时代的传播挑战:是否有回归原点的能力

  《中国经营报》:媒体的高度分散化和受众注意力的分散,给营销传播界带来了新的挑战,为了适应新传播环境,企业方和媒介公司都做了哪些改变?

  王欣:目前广告和营销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了,所谓传统营销跟传统广告是对应的,传统广告是单向的,传统营销也是单向的,而现在的广告是互动的,营销也应该是互动的。

  如何应对这种变化?从广告公司的角度看,我们现在开始回归,做原创广告,做品牌。我们为什么从做广告、做品牌到做整合营销,再回归到做原创广告,做品牌,这说明营销环境复杂了,反而要回归到原点,从简单的思路寻找答案。

  从这一点讲,当所有企业做品牌的时候,对传统媒体是最大的支持,因为品牌广告更多是投在了传统媒体而不是刚才说的所谓的新媒体。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具有人气,而缺乏财气。新媒体的影响力好像很大,但实际上作为一个媒体,在消化广告费方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。

  陈璇:我接触的很多客户,他们看到了市场的改变,消费者的改变,但是媒体投放的改变可能要滞后很多。以往的媒体投放模式没有改变,现在依然是电视占大头,然后是报纸、杂志,最后才是互联网。虽然互联网广告的投放每年都有所增加,但是没有大家感觉的那么高速。

  李莉:80后和90后,从小就被信息包围,与上一代相比,他们特别喜欢生产信息,分享信息。这种变化令传播环境变得更加的透明化和互动化,人与人之间距离变得更近了。这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挑战是,在这种情况之下,媒介公司的定位是什么,我们广告人又在做什么,我们跟媒体、客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?

  李骥:我觉得广告营销环境的变化比起很多行业的变化慢得多,但是也有一些变化,比如我这些年一直思考消费者改变的问题。我觉得中国人最大的改变是越来越注重自我,需要尊重的观念变得越来越强;同时,消费者的消费自主性也变得越来越强,相信自己的力量,靠自己判断、自己选择,这是一个去权威化的过程。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营销是滞后的,没有充分反映这些变化。现在很多企业还不能做到发自内心的尊重顾客,不知道顾客在想什么,只把目光盯住竞争对手,看一些表面现象,机会主义非常盛行。

  张庆:通常来说,一件事情看起来很复杂时,要用最简单的方式做出判断,但当事情看起来很简单的时候,就要认真想一想。现在的传播环境好像变得很复杂,那我们就要用简单的方式来做判断——回到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上思考问题,比如说消费者需要自我实现,需要满足感;需要更便捷、轻松的生活体验。

  当我们刚成为一个营销人的时候,觉得自己可以改变消费者;有经验以后觉得可以影响环境;到我们成功的时候才知道只能改变自己。这种转变也适用于应对现在的变化,首先是自我的改变,有些东西不能抓住不放;第二就是要无中生有,在有的东西中找突破,变化很难,用原来模式创造成果可能性比较小;第三就是建立联系,企业要想成功,取决于我跟其他人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怎么样,跟消费者沟通也是如此。

  碎片化时代的传播应对:寻找新传播模式的关键按钮

  《中国经营报》:传统的营销模式正在被颠覆,但是新的营销传播模式还在摸索当中,坦率的讲,目前还没有找到理想的方式。不过,在寻找的过程中,我们正接近真相。你们目前所寻找到的“引爆点”是什么?

  黄升民:我觉得在新的营销环境里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找一个工具,找到一个好办法去重新把消费者打通,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,营销就不是科学是经验。如果靠经验做我觉得说什么就算什么,这样整个经营结构都不稳定。虽然我们也在做消费者研究,但是消费者最核心需求其实我们是不知道的。

  解决需求途径在哪里,有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,第一是手机媒体,手机媒体最重要的不是方便,而是数据,走到哪里,通线亿手机用户都是被记录下来的,是透明的;另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广电的数字电视,机顶盒送到你的家,你的家就放到一个监测系统上,现在已经有6500万家庭在用,再往后是1.5亿家庭,等于一半中国人都是透明的;还有互联网,互联网通过主动传输、社区、搜索把你的数据刻印到他的系统里。营销的真正出路是通过大量活动记载,慢慢整理消费者需求,进而才有发展,不然,在对消费者需求不明不白的情况下谈营销新模式,我觉得是空中楼阁。

  耿峰:作为媒介公司我们认为通过调研了解消费者还是很重要的。从最近一些研究看,消费者接触媒体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,例如一般人们在早晨听广播时心情是愉悦的,当堵车时心情就变得比较烦躁;一二线城市人的烦躁情绪很高,大家都很焦躁,压力很大,不相信所有的媒体广告,三四线城市的人心态很好,他们手里存款比我们多,房子的压力也不是很大,也没有那么多攀比。通过这样的调查,你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在消费者很舒服的状态下跟他做沟通,我们看到很多品牌希望自己的声音要大,要响亮,实际上很多消费者会被吓到或者很讨厌这种形式,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更多了解消费者,要尊重消费者。

  钱峻:今天的媒体环境跟以往不同,以前分为主流媒体,一对多的大众形式。互联网出现的时候是一个我媒体的时代。现在,是一个社会化的媒体,社交性的媒体,我们不是一个对一个,而是大家对大家。这种变化从我们的表达方式中也可以看到,以前我们用“传播”这个词,现在我们更强调“沟通”。以往的媒体在于我对大众说话,我不需要精准化,现在的价值,现在的传播方式在于我如何获得精准的对象,如何与含金量高的一些受众进行互动沟通。作为媒体,当把自己销售给客户的时候,有没有想到,消费者(受众)是不是喜欢我这个媒体,当他在楼宇前面,或者等电梯、乘公车的时候,他有没有得到更多的利益,你希望跟他沟通的点在哪里,他接触的过程有没有很愉悦的消费者体验,还是一个简单的广告播放,或者是接收到粗制滥造同质化的节目,我们需要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利益,为广告主创造更多的利益,同时得到我们更多的利益。

  ·德专家:图像媒介代替书本是导致文盲重要原因

  ·20世纪最具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电视诞生(图)

  ·法官应加强法治和媒介素养 舆论监督非司法进步障

  ·以网络为媒介 上海基层社区侨务工作再创新形式

  ·[论文]新媒介环境下电视媒体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策略

  ·中国第二届媒介融合高峰论坛在京举行(图)

  ·2009媒介创新新营销的节点超越论坛文字实录

 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“纯购买力”,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。

 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,反正和我无关

  费解?压岁钱咋成了部分学生旅店开房的嫖资

  十年房价涨7-10倍,中央调控好政策大回顾

  董明珠的格力岁月:11年领3702万薪酬 获2亿分红

  涉案5.7亿!中国“第一贪”庄耀到底是谁?

  干掉苹果!全场震惊,华为卖到了10000元!

  香港楼市巨震!地产股哀嚎 四大豪门无一幸免

  这群工程师要在海上造个大家伙,连德国人都羡慕

  新任财政部长肖捷往事:防有人送烟 只抽“”

  分析北京买房和租房的经济压力:房租负担居全球第一

  美财政部:对人民币跌势表示不安 仍被大幅低估

  我国稀土遭美缠讼酝酿绝地反击 近日或将提交上诉

  三峡双雄内斗背后:非央企个案 中层被逼站队

  部分国企招待费由数亿元归零 管理费用猛增

  Bsport体育

  两桶油十年受补贴千亿背后:传官员回扣高达40%

  华润董事长宋林被举报包养情妇:亲密合影成焦点

  部分国企招待费由数亿元归零 “其他”费用暴增

  社保维权风波未止 宝成集团旗下鞋厂工人停工(图)

  iPhone4发售千人排队购买 有人一次购200台

  放假日程零碎繁杂 “个性假期表”节前蹿红

  日获准购650亿中国国债 人民币首成发达国家外储

  多家炼厂前2月报亏 两会后成品油调价预期增强

  海洋局局长回应渤海溢油罚20万:系法定上限

  宾利中国售价高出美国3倍多 进口最高税率146%

  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、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、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...

官方微信 关闭